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發帖

[綜合文章] 打死不再拉車進來了

\"\"http://tw.autos.yahoo.com/auto_i ... a/060301/7/poo.html
煙鎖重樓 蜀道難 自辦進口車更難【 Yahoo!奇摩汽車 Press L 】

國內的汽車生態向來特異,從早期的保護政策到近年的政策轉彎,雖然大方向漸趨開放,但是與其他國家相較,終究顯得保守許多。對於大部分用車人來說,似乎已習慣被關在這個近乎封閉的半獨立生態圈中,然而綜觀整個市場狀態,實在又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。尤其是自辦進口車部份,更是充滿了只可意會的巧妙,非常耐人尋味。



手續繁複 費用雜多
非三頭六臂請多加考慮
要以個人名義進口車輛雖然不難,但要合法取得牌照可就得花上不少工夫,包含車輛研究測試中心(ARTC)、監理站等都必須經過相關的申請及認證手續。
有一天如果您在國外發現了喜歡的車,並且興起了自行引進國內的念頭,便開始研究可行之道,那您可能會因此而成為法規專家。因為其中牽涉的法律之多、層面之廣以及學問之深,絕對會令您拍案叫絕。

手續繁複是進口車輛的最大難處,在目前,則大致可分為入關、驗車與領牌三個大關卡,每個部份又有相當多的考驗待克服,相當具有挑戰性。首先在入關部份,可不是買台車運回來就算了,在抵達國門之前,買家必須齊備該車輛原始資料、稅單、出口國輸出證明等相關文件,以便在進口時查驗與核定稅額使用。有趣的是,相關法令也特別說明上述表單僅具「參考」作用,並不能作為價值核定的唯一依據。

在走出關稅局大門時,您必須要已完成進口、貨物、營業與推廣貿易服務費等稅款的申報,並在歷經嚴格審驗、修改後如數繳納。換算過程煩瑣不說,各項稅率也視狀況會有不同(以進口稅為例,最高60%,最低24.6%),其中價差相差驚人,箇中學問令人玩味。不妨試著換算一下,您喜愛的寶貝車在完稅之後,價格是否依然誘人?抑或是不如向車商購買算了?如果您的意志仍然堅定不移,也可別以為完成入關後就可以輕鬆了,這部份能用錢解決的問題,其實人人有心都不難辦到,但是接下來的驗車程序,才是整個車輛進口過程能否成功的關鍵。

檢驗項目多
決勝「耗用能源標準」
超級跑車的性能剽悍,相對的對燃料需求也較高,若要單純引進車款並不困難,但如何為其掛上正式大牌,才是真正學問所在。
在驗車的關卡可分為三個環節,分別是環保署空保處負責的「污染與噪音檢測」、交通部路政司負責的「安全檢測與審驗」,以及由經濟部能源局負責的「耗能檢測」。以現今科技來說,要通過前述兩項考驗其實並不難,最具決定性、也最難的,則是國內獨樹一格的「耗用能源標準」。

本政策的誕生背景要回推到1982年,當時經濟部能源委員會有感於國內能源有95%仰賴進口,過度使用不但造成浪費,在資金部份也有相當大量的外流,於是便著手推動車輛的耗能管制法規,並於1988年開始施行。本法原是美意,但在汽車環境不斷變換的今天,於多年前制定的相關律令是否還能夠符合今日現實狀況與潮流,著實令人感到疑惑。

雖然歷經多次變革後,現今的制度以排氣量為基準,較之前拿車重做區隔來得合理。至於檢測方法,則有美國FTP 75、歐盟1999/100/EC兩種環境,並以1200cc為基本門檻,每600cc設置一油耗上限,到4200cc以上則列為同一級。

近年來,許多高價車款紛紛裝置了超巨型動力系統,或大尺碼車體,因此在油耗測試部份常常中箭落馬。觀察近期案例,除了有許多車款在總代理內部評估時就被刷掉外,甚至更有頂尖超跑品牌因此而退出台灣市場,影響之鉅,不可說不大。

人定勝天
大鯨魚不如蝦米?
國內目前提供兩種管道核發耗能證明,有心的消費者可得好好鑽研。


有別於高價品牌總代理的沈寂,國內有許多神通廣大的貿易商在短時間內崛起,並在天價市場中呼風喚雨。令人感到有趣的是,這些貿易商引進的車款都能順利通過能源委員會所設下的嚴苛考驗,讓人欽佩其工夫一流;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通過測試並領取牌照的車輛,大多也出自於特定幾家貿易商,不禁讓人懷疑其店址是否位居龍穴,是以地靈人傑,不管任何車款都能在測試中有如神助,輕騎過關。

同樣的東西,在不同的人手中卻有相異的結果,其中的緣由相當有趣,也許有人會懷疑車輛在進入車測中心前便已經有不同設定,但由於相關規定頗為嚴苛,故可能性「相當低」;幾經思量,總不會是Ferrari、Lamborghini與Bentley等這些隸屬於層峰領域的產品品質極不穩定,油耗時高時低所致?更巧的是,其中較省油的產品卻都又流入特定人士手中,煞是有趣!

可別以為這些車輛的年銷量不大,影響相當有限。事實上若以價錢看來,Ferrari F430在美國的報價最高不過20萬元美金,換算為台幣約6百40萬元上下,但該車引進初期在國內報價卻已超過1300萬元,其中利潤相當可觀。因此,即便這些車款的銷售表現每年不過百部,但整體的盈餘卻可達數億元,這樣的數目由極少數的店家所瓜分,也無怪乎國內車壇上有許關於驗車的流言四起。
處處受限 原點徘徊
個人化用車環境大不易

超級跑車的領牌過程有著不少箇中學問,有本事的貿易商硬是能一部接一部賣,但有些卻只能申請臨時牌上路,正所謂「戲法人人會變,各有巧妙不同」。
相較於暗藏高利潤於其中的超跑、高價房車,一般車款的油耗表現則較容易通過目前標準。但是如果審驗不過,就得進行複檢,若不能有效改善狀況,則可能面臨無法領牌的窘境。若能克服有如少林十八銅人陣般的重重考驗,完成入關與驗車等手續後,便可拿著進口完稅暨污染/噪音核章、耗能與型式安全審驗合格等證明至監理處申請登檢領照。

不妨拿出計算機統計一下,如果要在國外買一部國內已經販售車,再歷經海運、報關直到順利領牌為止,所花的金錢恐怕不遜於在國內直接購入條件相近的車;若要買台稀有或高價車種,則不免得花上大把的通關費,看來自己要買部車帶進國門,除了需要相當的決心,還得要具備雄厚的經濟能力做為後盾。

事實上,油耗限制政策並非國內才有,早在1970年代,美國便為了對應能源危機而訂下了「企業平均油耗條款」(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),限制美國境內的車輛要在特定條件下通過油耗測試。但是與國內不同的是,該測試乃以品牌為基準,亦即單一品牌可生產(進口)高油耗車款,但相對的也需生產(進口)低油耗車款,以拉低平均油耗到標準內。綜觀其做法,以大目標控制的全面性考量,確實要比起國內的緊迫盯人型來得科學且人性化許多。

其實以政策限制能源的浪費應有更佳方法,例如課徵奢侈稅、高馬力附加稅等做法,都能將高享受所需付出的代價真正交給國庫;反觀現今做法,非但未能確實達到油耗管制,反而淪為少數人的吸金大法,的確有重新思考的必要

2011 年驗車新法規 - 進口汽車油耗法規新規定‏
.

分類:汽車進口知識

2010/10/24 22:55
.


分享
FacebookPlurkYAHOO!












2011年開始,對想要從國外自行帶車回來的網友來說,有個不好的消息,因為,明年的油
耗法規要變嚴格10%,有很多車款明年可能就不能進口了。

至於那些車種沒問題,那些有問題呢?在這裡不一一贅述,就拿2007年 BMW 530i 來看好
了,2997cc:從油耗數字來看:市區/高速=18/28miles/gallon,換過來約是9.35km/l,
今年標準是9.4km/l,還可以通過油耗檢驗(通常驗車中心測出的數字會比原廠公布的好一些),但明年標準變成10.0km/l,可能就有危險了,
詳細請參閱此 - http://car2tw.com/gas_mileage_test.aspx
註:根據我們的測試資料,BMW 530i的實測結果為10.0-11.0km/l,視車況而定.
註:一般來說,小cc大馬力,渦輪車,四輪傳動車都可能因新法規而無法通過驗車,請大家運車回台灣之前一定要先做一下功課或來信詢問!


註:這裡還有一些說明,請按此!
延伸閱讀:
進口汽車油耗測試標準提升10%
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及檢查管理辦法-油耗標準提升10%
自辦進口車和代辦進口車的相關疑問
更多Q&A!

TOP

黃院長現在改拉妹

[/url]
煙鎖重樓 蜀道難 自辦進口車更難【 Yahoo!奇摩汽車 Press L 】

國內的汽車生態向來特異,從早期的 ...
F.F. 發表於 2012-10-26 22:44

TOP

台灣的進口關稅和法律很鬼異的+文中文一大堆
我就體驗過一次
想當初前幾年,NO KEY系統的科技剛問世,並用於雙B車上時
此時日本本田也生產了一台名為  FORZA  的大羊
並且搭載NO KEY系統+6速自手排變速系統+一些先進的電子裝置
也是機車史上第一台擁有NO KEY系統以及和汽車的自手排一樣的變速系統
然後有250CC和400CC兩個車款
無奈那時台灣沒有日本本田的重機代理商
所以需要靠人去把車帶回
加上我要的400CC的車款只有外銷歐洲而已
所以也沒有一家店家願意幫帶回
最後只好自己去收集相關資料+請教他人,然後帶回
可是卻吃足了苦頭,歷經萬難後,才帶回此車
但好戲還再後頭,由於台灣的車種資料更新很慢
加上此車只有在歐洲行銷,並沒有對其他地區銷售
因此多次被監理所以非法車種看待而打槍
最後只好在收集相關證明,然後多次上訴後才驗車通過
驗車過了後,卻又面臨掛牌的問題
監理所又以查不到此車資料而不讓我正式掛牌
只能先用臨時牌上路,但臨時牌只能請3次
眼看要準備請第3次,心想該怎麼辦才好?!
賭藍一狀告去法院,並請我家中長輩動用關係找市議員
結果好笑的是,事發的兩天後就打電話來叫我去正式掛牌
真是他×××的!!!!!害我浪費了許多時間和不必要的金錢..........

TOP

我覺得台灣技術那麼差竟然有全球最嚴苛的標準審核車子

TOP

我覺得台灣技術那麼差竟然有全球最嚴苛的標準審核車子
F.F. 發表於 2012-10-27 05:56


不是因為嚴苛
而是設備爛+資料更新的慢
那時才剛開放重機不久
很多重機多少都會有因查無相關資料
而只能掛臨時牌........
然後我的是FORZA 400S則是只因只外銷歐洲
所以是資料直接顯示為  查無此車種

然後被當成非法車種看待.....
甚至被開了許多罰單和被提告偽造文書.......
最後動用了家族的勢力關係,2天內就解決了

總之政府機關就是他××的欠X!!
非要我家族長輩找市議員來給他狠狠的X一下不可!!

TOP

順便一提,我的上一台風暴戰隼也是如此
因為是限量的50週年特裝版
去驗車時讓我哭笑不得
因為一下子說有改大燈
一下子說有改尾管,一下子又說前後避震也改了
說我改很大,還問我怎麼只花了不到2小時就把車改很大.....
我很不客氣的回了: ××!! 你是看不懂中文還是怎樣?!
最後又是找市議員來陪我驗車
然後不到20分鐘就好了
政府機關真的是很欠X!!.........

TOP

簡單的說,
假維護台灣權益,
行擋國外好車之實.......

TOP

簡單的說,
假維護台灣權益,
行擋國外好車之實.......
賓仔 發表於 2012-10-27 10:43

所以珍惜現有手中的車子就對了

TOP

返回列表